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,农村虽然物质匮乏,老百姓的生活在贫困线上徘徊,但是农村在过年时,“自产的副食品”还是比较丰富的。
儿时过年,我们那些小不点整天跟在大人后面忙吃忙喝,只要有吃的还是蛮开心的,许多往事令人记忆犹新。
严冬腊月,寒风凛冽,选择上冻的大晴天。母亲用筛子筛选十粒五双的糯米,放在水里浸五六个小时,在清水里淘洗沥干。甑是木头制作的空心圆柱木桶,底部安装活动的底,有通气孔,有平木板盖。将木甑洗干净,在底板铺垫干净的白纱布,糯米落下锅。将淘洗沥干的糯米倒进木甄里,用秤杆在中间戳几个孔通气好上气,盖好盖,放在大铁锅里,注入干净的清水,水淹甑脚,水位一定低于甑里面的米。
我负责“捣锅底”在灶下添柴火,先旺火把水烧开形成水蒸气,火势稍减继续烧,水赊继续添开水,保持一定的水位。大约20分钟后,看见木甄从接近沸水底部渐渐地变白色,白色随着水蒸气的作用,逐渐上升,用手摸一摸感到烫手,说明甑里面的糯米饭熟到那里。
整个木甑外面全变白了,水蒸气从的盖往出直冒,说明木甑里面糯米饭熟了,这时可以减弱火势,文火焖10分钟左右。从很远的地方就可以闻到一股糯米饭的芳香,木甑里面的糯米饭全部熟透了。
打开木甑盖,“饭”香肺腑,白花花的糯米饭像一粒粒珍珠晶莹剔透。趁热吃柔软可口,老少皆宜。母亲趁热把木甑里面的糯米饭倒在簸箕,用锅铲切成几大块,等夜里上冻。
翌日,将簸箕搬到太阳底下晒,用手一搓糯米饭团,受冻后的糯米饭粒粒自动分开。糯米饭晒干后,就是米丕了。米丕晒干后,过年时烧红锅炒“冻米”,发泡透明,可以掺入山芋糖,打炒米切糖,滚红团,可以用老母鸡汤泡“冻米”吃。肉圆子做好后,放在米丕里一滚,周围沾裹着米丕,蒸熟后米丕吸收了油润,如一粒粒珍珠闪闪发亮,这道美食佳肴叫着“狮子头”。
母亲一般按照6比4的比例,籼糯米搭配,也就是说籼米6成,糯米4成。母亲说,也可根据每个人的口味,喜欢糯米食的糯米可以多掺点。但是,籼米多了硬的很,糯米多了糍得很,必须合理搭配。
将搭配好的籼糯米,放入大盆里用清水浸十天左右。将浸好的混合米淘净沥干。准备磨淀粉,混合米兑些水,每次一小勺放在磨眼里。开始磨淀粉,妈妈推磨,我不时地往磨眼添加混合米,推磨转圆,那白花花的面粉液体流进下面的盆里,一大盆白色糊状的液体就是淀粉。
将这些白色糊状的淀粉盛在小缸,放适量是清水沉淀着。吃时,用锅铲挖些几块出来,用干净的纱布沥干,也可以用土布包裹干燥的草木灰吸干水分。淀粉可以做粑,可以做汤圆。为了一年四季都能吃上糯米汤圆和糯米粑,把缸里淀粉吸干水分,放在太阳下面晒干,晒成干糯米粉,随时可以享受糯米汤圆和糯米粑的口福。妈妈可是做糯米粑的能手,家里一来客人,妈妈就“焊”糯米粑招待客人。放糖调好芝麻馅装粑心,那糯米粑做得不大不小,粑“焊”得两边金灿灿的,黄酥酥,脆而不焦,特别好吃。
母亲说:“以籼米为主掺少量的糯米,糯米不可多,太糍粘稠了下锅时容易糊。”将配好的米放在缸里浸十天左右,捞起来洗净沥干,用石磨磨成淀粉。
晃洋面,准备好晃子,洋面晃子,是白铁制作的长方体的晃子,大铁锅烧开一锅沸水,将浓度适宜的淀粉,用勺子舀几勺均匀地摊在晃子里面,平行的放在沸水,漂在沸水为宜。旺火烧,利用水蒸气的原理蒸,一般五六分钟即熟。熟了用勺子柄,晃子四周一划,用手一撕就是一块熟透的晃面。
小时候,一当老母亲晃面,我们就围在锅台前后,伸着小手抢晃面吃。老祖父说:“晃点丕还不够几吃掉呢?”如果在晃面上撒点红糖,卷起来吃,那味道更是不错。熟透的洋面亮稀稀,有筋骨,放在簸箕里晾干,像一块块白色的绵绸布。晾成八分干时,卷起来用菜刀切,放在太阳下面暴晒,趁着软绵绵的用手抖开,晒干后就是根根一样长的洋面了。那可是农村稀罕珍贵的食品,亲戚家有女人养孩子坐月子可以送“竹面”,用鸡汤下洋面,更是不错的美食。
晃洋面晃好后,接着就是晃“米角丕”。在淀粉放适量的糖精,撒些芝麻,这是晃米角丕(俗称三角糖)。米角丕凉成八分干,切成长条,再剪成小三角形、平行四边形、长方形晒干。
腊月炒年货,在红锅里放些江沙,旺火爆炒发泡见金起锅,是我们过年必选的零食。吃在嘴里,脆脆的、甜甜的,口感好,是小朋友特别青睐的零食呀!
寒冬腊月,雪花飘舞,母亲将家里一年攒积的碎籼米,适量掺点糯米,放在水里浸个几个小时,捞起淘洗干净,沥水晒干,用石磨磨成米粉。放在滚锅里拌炒,见金起锅备用。将一篮白萝卜去叶去根洗净,切成萝卜片子,放在锅里烀烂,趁热倒进大盆里掺入刚炒过的米粉,放适量的食盐、辣椒片、胡椒粉用力拌搅成团。
放进地宕窝,脚踏着碓板反复碓,碓熟,碓烂,碓成看不见萝卜为止。将碓熟的米粉团倒在簸箕,母亲叫我们洗干净小手,准备搓圆子。母亲先将米粉团揉成一条条长长的粉墼,然后掐成一个个小粉坨,再将粉坨搓成一个个小米粉圆子。这是簸箕摆满大小一致的小粉圆子。
趁母亲不注意,我们用粉坨做小牛、小猪、小狗、小鸡、小鸭、石磙、下一步就是“焊”米粉圆子,烧红锅,用香油晃锅,把米粉圆子放进锅里“焊”,中途加几次水,产生水蒸气,使圆子熟透。圆子由白色变成,粘锅的地方有焦,说明熟了,即可起锅。
一起锅,我们就争先恐后地抢着吃,那金的米粉圆香喷喷,特别好吃。就这样,一“焊”就是好几锅,冷却后放在腰篮里,搭盖干净的毛巾挂在厨房的屋梁上,平时不许我们哪些小馋猫偷吃。正腊月,来客人湥小炉子锅,抓一大碗倒在热气腾腾的炉子锅,是下酒好菜呢!
我们用粉坨捏的那些小动物和玩具,“焊”熟了,特别有趣,粉嘟嘟,胖乎乎,形象栩栩如生。那石磙、更是妙不可言,石磙还有“西瓜楞子”,两端还有臼窝,还有子弹夹,瞄准器,放在书包里,带到学校与小伙伴共同玩耍分享我的“美食玩具”呢!寒冬腊月,冰封雪地,我们就“偷”米粉圆子放在火球、锅洞里烧,那米粉圆子烧得焦焦的,香喷喷的,忒香好吃呢!
流逝的是匆匆岁月,不变的是浓浓味道。现在市场上,生活物资丰富,吃的喝的应有尽有,五颜六色,琳琅满目。那种手工制作的方法,以不能满足人们对物质生活的需求而悄然离开了我们的餐桌。在享受机械化制作的副食品同时,我非常怀念小时候妈妈亲手做的口味,或许叫“妈妈的味道”,或许叫“家乡的味道”。那些食品无污染,无色素,无添加剂,那浓郁的味道仿佛令人味蕾涌动,垂涎欲滴呀
推荐:
网友评论 ()条 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