也许只有中国人把“吃”当成头等大事。当代有人将中国文化归为吃的文化,而将文化归为情爱文化,殊不知早在公元前500年,孔子就得出了这样的论断:“饮食男女,人之大欲存焉。”
到底是,把人类的基本需求概括得如此简洁,而且把吃吃喝喝与男欢女爱的顺序搞得这么明白。
而彼时,中国的美食史才刚刚,无论食材、烹饪手法还是口味都十分单调。今天,作者就和大家聊聊,在接下来的2500年里,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口腹之欲是怎样与各种偶然、必然的历史因素叠加在一起,才演化成了今日“屹立于世界美食之林”的中国菜谱系。
主食:征服稻米和小麦
一场大火让史前人类发现了“烤肉”这种美味的故事,大家都知道,但直到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,人类才开始种植农作物。
中国的先民在距今9000到8000年的这一段时间里,成功地种出了粟(小米)、黍(黄米)、水稻等谷物, 并且一直用其喂养他们的子孙至今。至于另一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主食小麦,则晚了三四千年才出现。
是的,接下来的事情你已经知道了,随着“东坡肉”的发明,猪肉大受欢迎,再加上宋朝羊肉供应逐渐紧缺,前者渐渐有取而代之之势。尽管随后蒙古族的南下、元朝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猪肉地位的上升,但它还是在明朝初年成了中国人的首选肉食,并获封“大肉”称号。
蔬菜:自立门户在宋朝
话说回来,苏轼绝对算是不折不扣的“中国古代第一吃货”。有人做过统计,仅在他诗歌中出现过的食材种类就多达98种,粮食、鸡鸭鱼肉、野味、水果蔬菜,不一而足,这还不包括由它们加工而成的食物的名称。这也从侧面反映了宋朝人的口福。
的确,要谈“吃”,宋朝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时间点。学界普遍认为,“中华料理”从中古到近世的转变就发生在这一时期。
宋朝航运发达,南北交通往来便利,南方的水稻、水产品和水果被大量运输到北方,北方的面食也逐渐进入南方,首次实现了食物上的“大一统”。
但最重大的转变还是素菜的兴起。在唐代及之前,人们皆以肉食为美,蔬菜往往作为主食分量不足时的补充,比如剁碎了混在谷物中做成蔬菜饭,或者在鱼、肉羹中作为佐料出现。到了宋朝,素菜才开始以 菜系的面目出现。
这时,中国的蔬菜种类已经相当齐全,甚至出现了以销售为目的的专业化蔬菜生产,黄瓜、茄子、芹菜、萝卜、白菜、冬瓜、竹笋、菌类都是畅销产品。历史上的两次大规模引进异质文化为之做了不少贡献:第一次是在东汉时期,张骞两次出使西域,沿丝绸之带回了苜蓿、胡豆、胡葱、大蒜、胡荽(今香菜)等;第二次是在唐朝,菠菜、榨菜、浑提葱等从尼泊尔来到中国。此外,宋代豆制品的制作技术日趋完善,也为素菜家族添色不少。
有人认为,宋代佛教的盛行为素食的兴起提供了广阔的空间,但在吃货眼中,最重要的三个原因仍然是:好吃!好吃!好吃!——“炒”这种自春秋时期就出现的烹饪方法,在漫长的岁月里被无情忽视之后, 终于在北宋得到了应有的重视。大火猛油、高温加热,让食物原料中所含的芳香物质出来,立时香气四溢,且色、味、形俱佳,于是,“炒菜”很快淘汰了汤锅中被煮得一团浆糊的菜泥——很不幸,西餐中的大部分蔬菜至今还在遭此厄运。
从对烹饪技艺的研究上,足以看出宋人对“吃”的热情:在炒的基础上,他们还演化出了煎、燠、爆等制作方法,并在日后成为了中国菜肴最重要的制作方式;主食也花样翻新,将经过发酵的面粉蒸成蓬松柔软的包子,替代了硬邦邦的烤饼;也是在宋朝,人们开始注重菜肴的造型设计,做出了惟妙惟肖的“食雕”和别出心裁的花色拼盘……可以说,今日之“中国菜”的雏形,直至此时才定下基调。
调味:孔子云,吃肉一定要蘸酱
宋朝人也不是没有遗憾,比如他们就没有尝过玉米、甘薯、南瓜、花生、土豆、西红柿等的滋味。这些你我司空见惯的食材其实是东南亚的舶来品,明清时期才登陆中国,距今仅几百年历史,与它们一道来的还有榴莲、菠萝、槟郎、椰子等热带水果。
不过,若要挑出一个“最遗憾”的事实,一定没有,那就是——他们没吃过麻辣火锅,因为当时整个中国都没有辣椒这玩意儿。
尽管巴蜀地区的菜肴自古以来就被评价为“尚滋味,好辛香”,但那“辛香”指的是花椒、茱萸、姜、芥等刺激性食物,与如今所说的“辣”有本质区别。直到明代中晚期,辣椒才从沿海地区传入中国,而四川以辣椒为调味品更是清代乾隆以后的事了。但这并不妨碍“辣”很快取代“辛”,将传统的五味“甘酸苦辛咸”变成了“酸甜苦辣咸”。
中国人最早注意到的滋味是咸和酸。制盐业是历史上最早的手工业部门之一,早在春秋时期的齐国,就专门设置了“煮盐官”。最初的酸味则来自天然食材——梅。《尚书?说命》称“若作和羹,尔惟盐梅”, 意即用盐的咸味和梅的酸味所调制的羹汤,就是当时最好的美味了。
最初的甜蜜滋味也来自天然,中国人自古就懂得用甘蔗的甜味来料理食物,不过,用甘蔗汁制糖之法却到了唐代才由西域传入。
先贤们也不满足于简单的天然调和之味,以孔为例,尽管当年在周游列国的时候常常饥一顿饱一顿,还曾在荒郊野外被人团团围住,绝粮七日,饿得爬都爬不起来,对美食却丝毫不肯放低要求,“吃肉一定要蘸酱”。
最初是由肉糜加上盐制成的“肉醢”,到魏晋南北朝时期,用粮食发酵而成的酱油、醋和被统称为“豉”的现代意义上的酱,工艺已经相当完善。这几乎是中国美食史上的第一次跨越:“酱”绝对是东方独享的调味料名称,而粮食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游离氨基酸所呈现的“鲜”味,成了中国人独特的味觉符号,尽管“鲜”这个说法到明清以后才有。
在李渔、袁枚的著作中,“鲜”成了评价美食的主要标准,到了现代,颇受推崇的美食家张起钧也将“鲜”作为中国烹饪的主要特征之一——人始终找不到合适的词来翻译这种滋味,也无法用味觉来体会它的美妙。
口味:吃货不必为难吃货
似乎也只能用“鲜”来统领中国人的口味了:尽管食材上已经实现了“大一统”,但在“五味”的偏好上 ,因为地理和气候的差异,各地却始终保持着参差多态。
四川人嗜辣,因其地处盆地、潮湿多雾,一年四季少见太阳,因而有“蜀犬吠日”之说。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当,若难以排出汗液,容易感到烦闷不安,时间久了还易患风湿寒邪、脾胃虚弱等病症,故经常吃辣可以驱寒祛湿、养脾健胃,对健康极为有利。
山西人爱吃醋,则是因为当地食物中钙含量偏高,易在体内沉积,形成结石,而醋恰恰可以使其溶解。
同样的道理还可以解释“南甜北咸”。北方气候寒冷,尤其是冬天难见新鲜蔬菜,便提前用盐把菜腌制起来慢慢享用,久而久之便养成了吃咸的习惯。此外,北方天气干燥,人易出汗,需要及时补充体内盐分,也是原因之一。至于南方,阳光与水都十分充沛,盛产甘蔗,被糖分“包围”,自然就养成了嗜甜的口味。——慢着,明明昼夜温差大的北方气候更适合植物的糖分积累啊!
是的,的确如此。你的固有认知吧,事实是这样的:在宋朝之前,南方人和北方人在口味偏好上还与现代截然相反,“大底南人嗜咸,北人嗜甘”。原因倒是跟的解释相同:北方气候适合糖分积累,而南方天气炎热易出汗,需要补充盐分,加之东南沿海享有鱼盐之利,为防止食物腐烂,常常做成咸鱼、腊肉来保存,因而口味偏咸。至于现代的口味调换,有学者认为,应是当年的大规模移民所致。
事实上,八大菜系的形成和众多民间美食的发展,很大程度上也有赖于人口和不同饮食文化的往来交流,比如烤鸭的发明者,其实是南京人;原籍四川的苏轼老先生,所创的“东坡肉”居然被列入了杭州名菜。
所以,别再为粽子、豆腐脑的甜咸争得不可开交了,首先,须知参差多态乃幸福本源,口腹之欲尤其如此;其次,同样长着一个中国胃,吃货又何必为难吃货呢?
(来源:壹读)
四川公招报名结束 最热岗位477人争
改号牌时速185 男子乐宜高速上开“飞机”
住地离景点太远 成都游客状告旅行社获赔1000元
清明天气“大反转” 四川5日下雨低于20℃
三年四川31位 今年将建英烈
新政落地成都二手房市场升温
回应“美军机迫降台机场”
一足浴店涉黄被端 小姐安慰客人称是愚人节
陕西氢气球飘到湖北 落到广场爆炸致7伤
老游戏运动会惊现巨型陀螺
肯尼亚大学遇袭事件已造成147人死亡
西安:白虎三胞胎百日亮相
郑秀文首次已嫁许志安:请叫我许太!
蔡依林乱入新闻台当主播 恐受罚30万
风行跟拍王菲遭商家非法
郑嘉颖否认恋90后港姐陈凯琳:只是朋友
张子萱老公出狱 陈赫被曝买千万保险雇保镖
网传邓紫棋惹怒湖南卫视 将遭永久
丁俊晖5-2胜金左手 八强战希金斯
梅西返回巴塞罗那伤无大碍 周末联赛出战塞尔塔
法媒:武磊是神童天才中场 登陆欧洲才能突破
刘翔老婆回应分居传闻:我们希望能白头到老
戴琳竖中指禁赛4场罚款2万 鲁能将追加处罚
答谢会孙悦封舞王 马布里:王朝已建立
·李嘉诚洽购有史以来最大收购 内地公司跟风海外投资
·中国到2018年成世界最大零售市场
·周大福将斥26亿美元韩国建赌场度假村
·绿地张玉良:最大地产公司要成为最大地铁公司
·今年开建“新川”中央公园
·【天府旅游】游走在国外 带你探寻异国风情
·镜头下的绝美星空集 原来我们的天空如此美
·【天府摄影】悠悠闲闲游走安仁看旗袍秀
·【天府摄影】行摄各地美景 精品汇集
·成都景区人气排行榜出炉 黄龙溪古镇称王
·2014年度领秀榜启动 票选你心中行业
·鹿晗杨子姗写真 鬼马打闹以青春之名
·胡歌江疏影恋情疑 盘点江疏影清纯私照
·人人都能驾驭这5种绿 圣诞这样穿应景又时髦
·高冷紫唇vs烈焰红妆 女星开年封面斗艳
·人少花多风景好,清明出游这些地方可以去!
·绵阳平政河臭气熏天,上亿资金到底花的值么
·莫非我穿越了?买瓶酸奶生产日期居然是明天
·神奇的九寨,不是节假日也暴涌四万游客
·的日子,为啥万县公交从来不洗个澡
文章来源于http://www.daosimt4.com/MT4平台出租
网友评论 ()条 查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