文刘琪的商业观察
不久前,豆果美食宣布获得了第三轮2500万美金的融资,并低调试水电商业务。在登陆豆果美食后,你就能看到一个名为“优食汇”的新频道,它用限时特卖的方式,来销售与厨房相关的食材、食品及用具等。豆果美食称,该电商业务在年底时的日流水可达20万元。
这个消息并不值得奇怪。“工具+社区+电商”已是目前几乎大部分移动创业者,尤其是工具类APP突围盈利窘境的主攻方向。此前,包括辣妈帮、美啦美妆、美柚、大姨吗等均选择了进入电商领域,也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。
豆果美食也在业内首提“厨房经济”的说法,创始人王宇翔认定居家做饭领域,会出现比大众点评还要大的企业。我们可以根据恩格尔系数做一个粗略估算,2013年全国P为56.9万亿元,全国人在吃上估计要消费超过20万亿元,而餐饮行业收入为2.6万亿,这意味着在家吃饭是一个尚未的市场。
抛开庞大的想象空间,真正引起我注意的,反而是王宇翔不经意的一句感慨:豆果美食起初跟大家一样,都是靠用户UGC上传来做菜谱,看上去都解决了用户的核心需求,但实际上可能都没有解决好。在他看来,各家产品在形式上差异不大,最终要去比拼使用体验与情感连接度。
这触及了互联网产品运营的一个深层话题,一个成功的产品究竟是“形式”重要,还是“需求”重要。很多人第一直觉会说,当然是“需求”重要,但在一个流行抄袭照搬的国度,很多创业者往往只是在满足“形式”,而不是满足“需求”。
在3轮融资之后,豆果美食的估值已近3亿美金,处在行业领军的,不妨以它作为一个切入点,看看在破解”形式“与”需求“的难题当中,它是否有一些可供借鉴的产品运营魔法。
首先,要辨明用户的表面需求与发散的潜在需求,并辅以形式创新,来引导需求挖掘。
食谱功能本身是一种工具,表面上看,它的核心职能就是满足用户想自己做美食的查询需求,以此吸引用户下载,并”幸运“地留存在手机上。但如此简单分析用户的需求,可能会将自己做死,原因很简单:用户起初的打开频次会高,停留时间较长,但随着学会的食谱越多,打开频次与停留时间会继续下降,盈利的空间就会变得渺茫。
豆果美食的做法是设置话题,推榜单,做精选推荐等。比如,在”本周热门“榜单中,仅可乐鸡翅一项就有8千多个作品上传,超过21万人收藏,而在”每日签到“中设置一项”秀宵夜“话题,也获得了近7000人次的参与。
这背后说明用户的需求并非只是来简单查询,他们有很多潜在需求,隐藏在时间季节、使用场景、食材、养生等多个维度下,此外,他们还有秀自己的炫耀心,经验的交流等。此时的形式创新就如同开闸,一旦找到合适的突破点,用户自然会被吸引。
其次,要将挖掘的用户需求成可运营的透明化、结构化数据,创造更多的运营空间,激活用户活跃度。
现在,食谱类APP在前端展示的形式极为类似,但真正的战场在后端,经营者要将达人用户上传的数据透明化、结构化,然后进行巧妙的运营,来满足更多用户的真实需求。
要做好这个,使用最多、也较为有效的策略就是打标签。任何一道美食都可以打标签,它可能包括了食材、做法、季节、营养属性、菜系、佐料、操作难度、耗时等诸度,将多个标签组合打包,都可以聚焦到某一类用户群体或细分需求。
目前,豆果美食拥有40万条左右的食谱,打完标签以后,数据量级非常可观,一旦做好沉淀与分析,大数据运营的延展空间也就打了起来。
比如,它可以将标签进行组合,在展示页面推出类似猜你喜欢、今日最新、秋冬养生等主题。同时,它可以有可能会提供一些类似健康饮食的增值服务,比如用户最近吃油辣的美食较多,向其推送降低胆固醇的健康食谱,甚至是再进一步,直接推荐购买相应的食材、食品。此外,它还可以用于激活社区氛围,比如针对爱秀早餐的女孩,豆果美食推出过一个”像一样吃早餐“的话题,获得了超过8千多用户参与,上传作品超3万多个,不少用户还会在作品页留言交流。
最后,盈利的事情必定要落脚在广告与电商两个方向,但至于效果如何,实际上要看运营层面的综合。
截至目前,豆果美食APP的下载量已超过7500万,预计年底会突破1亿,日活跃用户在170万,今年在广告上的收入已过千万元,而在电商引流层面,它基本打下了一个好底子。
此时,运营的关键就落在了选品和率上,由于”优食汇“目前采用的是限时特卖的方式,要有高的率就得走爆款策略,并推送给精准用户群。
起步之初,豆果美食采用的是联合定制的轻模式策略,比如与长帝推出豆果美食定制版烤箱,4分钟内100台卖光,与国内最好的酱油制造商古龙天成推出定制版酱油,它甚至将触手伸向了进口食品,比如阿拉斯加珍宝蟹、牛小排等。实际上,这就是一种社群定制的策略,当你对社群内的用户群体需求有了精准的把握,便可以用需求来整合上游供应链。
除此之外,豆果美食的食谱内容已经与电商产品打通,这意味着用户在浏览食谱时,发现中意的食材或厨具,便可以直接点击跳转链接购买。这打破了单独推出一个电商子频道的模式局限,而是将电商运营融入到了日常的食谱数据结构化当中,起来更为自然和直接。
综合起来看,在”工具+社群+电商“混合模式的运营过程中,并不能单纯为了满足做一个社群或电商的形式样子,初心是挖掘和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,如此方能将该混合模式走通、走宽。
『关于刘琪的商业观察』
网友评论 ()条 查看